又一次得到试小客的青睐,试用此最新的黑科技产品“AFTERSHOKZ Bluez 2 骨传导蓝牙耳机”,颇感兴奋,很开心~
总的来说,这款“AFTERSHOKZ Bluez 2 骨传导耳机“是一款相当出色的产品,精美的包装,独特设计,色彩的搭配,无不体现商家的用心度,其”骨传导技术“也给用户安全及健康的呵护,经过将近十天左右的亲身试用,感觉此耳机的确是一款动静皆宜健康好伴侣。

优点:
1、包装设计新颖,给人以高档的感觉
2、耳机色彩搭配鲜艳明快,运动感十足
3、骨传导技术给人在享受音乐的同时照顾到人身安全的保障
4、双声道耳机播放及接听来电效果非常好
5、采用先进的蓝牙技术,无线束缚,让人更享受自如
6、耳机无需插入耳道,长期使用保证耳道健康
缺点:
1、耳机电话接听按键放置在左方,习惯了右手操作,感觉不太方便,
2、耳机在播放及通话时候,存在漏音的情况
3、音量调节,调小的时候听不清楚,调大的时候又震动得比较厉害
外观测评:
1、耳机盒子包装非常精美,翻开的连体结构,图文介绍非常吸引人的关注,可惜都是英文的(莫非都是出口品?)

针对国内销售的话,建议还是换回中文的更加接地气~
收到的这款骨传导耳机是绿色款的,色彩很明快,亮绿色与黑色搭配很醒目,非常时尚

耳机的材料感觉有一定的档次,弧度、结合位等细节的打造得不错,挑不出一些瑕疵,可以说是完美~
左右耳端的大致为对称分布

连接的边框稍有差异,右端宽边框为控制区开关、音量调节及充电接口


左端的宽边框印有相关的认证标识,产品型号、生产商等资讯

而外部的左右耳端也有差异,左端为电话接听键/音乐暂停键

整个耳机为固定式机构,不可拆卸,
为顾及不同人的头型,厂家非常细心地在连接杆两个末端有个接口,可以接上随机附送的弹性张力带,
这样头型比较小的用户(或小朋友)也可以佩戴舒适


在贴近面额的位置,耳机采用的是一种特别的塑料,设计有轻微的梯度,放置在面额位置就会更好地把震动传递,这个应该就是传说中的“骨传导核心技术“了。

(骨传导是一种声音传导方式,即将声音转化为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,通过人的颅骨、骨迷路、内耳淋巴液传递、螺旋器、听神经、听觉中枢来传递声波。相对于通过振膜产生声波的经典声音传导方式,骨传导省去了许多声波传递的步骤,能在嘈杂的环境中实现清晰的声音还原,而且声波也不会因为在空气中扩散而影响到他人—载自百度)
在“核心技术装置旁”,还有一些小栅栏孔,这些是喇叭孔。

随机还附送了一个简易的黑色小袋,在使用结束后把耳机放置收纳好,保持干净整洁。
试用体验:
平时自己在上下班的路上都喜欢听音乐,一般都是用传统的入耳式耳机来听。
比较苦恼的是,有时由于专注听音乐,坐车做过了站… 有时要进地铁站刷卡,找羊城通被耳机线缠绕…有时带着耳机,突然松脱,掉了下来….
用了这款骨传导耳机后,这些烦恼一扫而光,佩戴非常舒适牢固,在听音乐时又不会阻挡外界的声音,比如到站提醒,比如路上喇叭响声,同时无线束缚,很自由。
不过有利有弊,这款耳机在音量稍微调大时,出现漏音的情况,就像小喇叭似的,周边几个人都会听到,如果恰好来电接听的话,那通话过程就基本上没有什么隐私了……..
(看官方宣传这耳机为漏音终结者,以自己试用的体验来看,有点夸张了,漏音这一块还得继续努力,期待 AFTERSHOKZ Bluez 3…..)

刚收到耳机的时候,试小客不止一次的提醒我们要在运动下使用。
(我就纳闷了,难道不运动状态下就无法使用吗?)
试用一段时间后,才深刻体会这是基于以上漏音缺陷的善意的提醒,
在目前来看,与运动搭配使用是这款耳机的最大优势,能更加好地扬长避短~ 哈哈
当然,只要你愿意,这款耳机是动静皆宜,比如以下我与小朋友的快乐亲子时光…………..
本人虽然算不上是个的真正运动爱好者,专门去打球或者跑步等,但在平日的生活工作中都比较注重“生活性运动”,每天有意识地多走动几步来保持身体的“适度健康”。每天8000~10000步在自己的微信运动圈内都可以算是位列冠亚季军了。(其实事情的真相是,自己NO MONEY 买车而已,当然,我一直为此而努力ING…………)

每周六日还会特意安排时间与小朋友一起到珠江边江边跑跑步,骑骑自行车等,
值得一提的是,此次的测评也得到本人御用MODEL–小杰同学的大力支持,特此鸣谢~
“嘿,周末可以出去玩咯,快点动起来吧”


看他眉飞色舞就知道,他正在享受快乐儿歌呢

虽然这款骨传导耳机为成年人而设计,但小家伙戴上也没有问题,松紧度可以不错。

小家伙还会自己调节,

“巴巴,好像这样戴更清楚一点呢……….”


快乐的周末就是从公园的帆布床上开始的
”别吵我,我想静静地听一下音乐“

“巴巴巴巴,你不是说要带我去游车河吗?”

“我们出发咯,BYE BYE”

(完)
测评人:青山谷
2015-0907@广州
原文地址:http://jiyouhui.it168.com/thread-469677-1-1.html